神女赋

繁体版 简体版
神女赋 > 盖世双谐 > 第六章 献计

第六章 献计

,亦卜剌的态度自跟前天晚上不一样了,俨然是以礼相待。

“大帅客气了。”孙亦谐一边落座,一边就应道,“其实亦谐只是在下在中原行走时用的假名,我的真名叫龟田一峰,大帅若不嫌弃,以后可以叫我龟田君。”

此处孙哥其实是又留了个心眼儿,一方面他想借此进一步坐实自己日本人的人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孙亦谐”这个名字此后真的在元军中广为流传,搞出一些不必要的后患来。

而他这招果然也很奏效,亦卜剌闻言当即点了点头:“哦……原来如此。”回这句话时,其心中对孙亦谐的信任确又进了一分。

站在亦卜剌的视角看,此刻孙亦谐肯定已经猜到自己要提拔他了,所以这个报“真名”的举动,也是进一步表达投诚之心的正常反应,显得顺理成章。

“那么……龟田君啊……”亦卜剌道完那句,紧接着就又问道,“上次我倒是忘记问了,以你这身能耐,留在东瀛想必也是一方人杰,为何不在家乡待着,而要远渡重洋,来这大朙呢?”

“这……”孙亦谐假装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再道,“唉……这就说来话长了。”这套说辞,他在军营里洗碗的这两天其实早就想好了,“其实我本是一名姓织田的大名麾下的门客,织田将军此人……不仅非常自信,而且野心也很大,他觉得他一统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之后还想要染指大朙……于是他在多年前便开始安排一些十五岁不到的少年细作分批潜入中原,用冒名顶替等手段取得中原人的身份,在各地潜伏下来,以作将来不时之需。”

“哦?就是说,像你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亦卜剌道。

“是……”孙亦谐来了个大喘气,“……也不是。”

“此话又怎讲?”亦卜剌接着问道。

“被派来的细作的确不少,但最后真能潜伏下来的十不存一。”孙亦谐回道,“大帅应该也明白,大海茫茫……风浪也好,海盗也罢,我们中至少有一半人还没踏上大朙的土地便已葬身大海,而剩下的人里,因为中原话不够纯熟、脑子不够聪明、或是单纯运气不好等等原因,没能取得身份或是意外身亡的,又是一多半儿。”他顿了顿,“所以到最后,能以中原人的身份正常活下来的人,就已是凤毛麟角了……而像在下这样,还学到了一身本领,闯出了一些名堂的,恐怕独此一家。”

孙亦谐这段话其实已经把自己曾经救过驾、得过“护国有功”牌匾的事儿都给提前圆进去了,万一日后亦卜剌通过某种渠道得知了他这段过往,他便可以说:我作为一名日本细作,用这种方式取得大朙皇帝的信任不是很正常嘛?我是来搞潜伏的,又不是来搞刺杀的,有什么问题?

亦卜剌消化了一下他这段话,随即立刻抛出了一个更危险的疑问:“嗯……那你把这些告诉我,没关系吗?”

“大帅,您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孙亦谐说这话时,还莫名带了点儿“大佐腔”。

“说下去。”亦卜剌示意他继续。

“我跟您说句心里话,虽然织田将军自己是很自信,但以在下之见,东瀛那边的战局……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孙亦谐道,“我们这些被他千山万水派过来潜伏的人,说得好听是先锋,说得难听就是他‘有枣儿没枣儿打三杆子’给丢出去的弃子……到最后我们能不能等到他统一日本、再出兵大朙都是一个问题,就算有朝一日他真出兵了……恕我直言,凭东瀛之国力,想动大朙的江山,那不是蚂蚁吞大象吗?即便他能取得一时一地的胜利,最后也是迟早要失败滚蛋的。”

“哦,所以……”亦卜剌见他分析的有理有据,便顺势道,“你便打算‘良禽择木而栖’,转投我的帐下?”

“唉……”孙亦谐又叹道,“实不相瞒,若不是我的身份被黄东来那狗逼识破,或许我还有回大朙继续潜伏的可能,但如今……除了大帅麾下,我确实已无处可去。”

“难怪啊……”亦卜剌又觉得是自己想通了,“我说你小子前日夜里怎么一见我就没脸没皮的说什么‘飘零半生、未逢明主’,还‘惊为天人,愿随左右’……原来那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没退路了。”

亦卜剌不但是把这事儿给“想通”了,连孙亦谐今天为了“表现”而独自去朙军营外叫阵的行为都给串上了。

“明白了,这样我就全明白了……好,好。”到了这一步,他便完成了人在被忽悠时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自我说服。

“大帅,前夜之言,虽是无奈,但也有几分发自肺腑啊。”孙亦谐也继续用没羞没躁的马屁推波助澜。

“呵……”亦卜剌笑了笑,“行……今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