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同样都是青壮,咱们不争气啊!”
“你们就别眼红了,仔细听前面的小哥说了吗?此次武试首魁的身份可不简单,人家昔日可是魏国的上将,其身手和能耐,又岂是咱们这些普通人可比的?”
“魏国上将又如何,咱们太平府的上将更厉害,只不过咱们太平府的上将没能参与武举而已,否则哪能……”
“你这话我倒是赞同,所以魏国的上将到了咱们太平府,也就勉强能当个校尉而已……”
“雾草~你们在说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我怎么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众百姓得知布告后,各自的心思虽不一而论,但他们都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武试的首魁,能得假校尉这样的高位。
至于军情司参事。
普通老百姓虽了解过一些,但没多少兴趣,因为对于这参事一职,他们知晓欲得此职,至少需要熟读兵法,只此一条,便令得无数百姓望而却步。
然武试一途。
在他们看来,却是近在咫尺,只要打熬自身气力,从武试中脱颖而出,便可实现阶级跃迁。
是以。
闻得布告的百姓,皆摩拳擦掌,奔走相告,欲在下次武举的时候,取得亮眼的成绩。
邺城城东一隅。
袁府左侧,有一座小院。
阎象身披大氅,端坐于暖室之内,手中捧着温热的茶盅,听着身前老管家的汇报。
“武举,张合?”
待老管家离去后,阎象喝了口茶汤,眼中满是感叹道:“好一个太平府,好一个张玉衡,其野心之巨,城府之深,实非吾主所能相较,吾主又岂会是他的对手?”
“只愿那一日来临之际。”
“张靖尚能念中原二府的同盟之情,及同吾主间的书信之谊,允吾主一世荣华。”
“如此,也不枉老朽邺城之行。”
“老朽此生,也算是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