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脚踏织布机,十台纺纱机,还有整整十大车的优质棉花。
当这批“工业设备”被偷偷运进赵家峪时,整个根据地都轰动了。
被服厂的厂房,是李云龙特批的,由一个闲置的大仓库改造而成。
林默亲自带着兵工厂的技术员,对这些老掉牙的机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修和现代化改造。
他利用兵工厂的设备,为这些木制的老古董,更换了更耐磨的金属轴承,优化了传动结构,甚至还大胆地尝试,将其中几台织布机,连接到了兵工厂的水力发电机上,改造成了“半自动”的电力织布机。
当杨秀芹和新招募的第一批女工们,走进焕然一新的厂房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一排排改造过的织布机整齐排列,尤其是那几台连着电线的“怪物”,更是让她们看得目瞪口呆。
“秀芹……厂长,”一个年轻的女工拉着杨秀芹的衣角,小声问道,“这……这铁家伙也能织布?不用脚踩吗?”
“当然能!”负责技术指导的吴秀梅副厂长,扶了扶眼镜,自豪地说道,“这是林厂长亲自设计的电力织布机,它的效率,是脚踏织布机的五倍以上!”
她走到一台电力织布机前,合上电闸。
“嗡……”
机器发出了轻快的轰鸣声,梭子在经纬线之间飞速穿梭,一匹均匀细密的灰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织布机上延伸出来。
女工们都发出了阵阵惊呼,她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神奇的景象。
“我的天!太快了!”
“这比我踩一天织的布还多!”
杨秀芹看着眼前这幅充满工业美感的画面,心里也是激动不已。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机器,这是独立团的未来,是妇女们的新生。
在吴秀梅和几个技术员的指导下,女工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岗前培训。
她们学习如何操作机器,如何纺纱,如何织布,如何裁剪。
这些常年在家做针线活的妇女,学起这些来,上手极快。
她们的热情和认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整个被服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机器的轰鸣声,妇女们的说笑声,交织成了一曲动听的生产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