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山风格外凛冽,李云龙蹲在鹰嘴峡的制高点上,望远镜扫过下方蜿蜒的山路。?k~s¨j/x¢s!.,c′o*m*三天前,侦察兵报告发现日军特工队活动的踪迹,方向首指藏着蓝色巨石的山洞。此刻,独立团三百多名战士己在这条峡谷两侧埋伏了整整一夜。
"团长,鬼子真会走这条路?"趴在旁边的魏大勇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哈出一口白气。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从怀里掏出半块烤红薯掰成两半,递给和尚一半:"周特派员的情报从没出过错。这支特工队带着德国造的仪器,专门探测那种蓝石头。"
红薯己经凉了,但在这呵气成冰的早晨仍是难得的热量来源。魏大勇三两口吞下,舔着手指说:"那咱们这'蜂窝战术'真管用吗?把三百人分成六十个小组..."
"等着瞧吧。"李云龙眯起眼睛,"小鬼子进了这峡谷,就像马蜂撞进了蜘蛛网。"
所谓"蜂窝战术",是李云龙将现代特种作战中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技巧与游击战结合而创。每个五人小组都配备步枪、手枪和自制炸药包,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快速集结。六十个这样的小组分散在峡谷各处,形成立体火力网。
山下的薄雾中突然飞起一群惊鸟。李云龙立刻举起拳头示意警戒,所有战士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几分钟后,一队穿着八路军军装的人影出现在山路拐角,但走路的姿势和装备细节暴露了他们的身份——这是伪装的特工队!
"准备..."李云龙低声传令,手指慢慢扣上扳机。
日军特工队约五十人,排成松散队形前进,中间几人扛着个金属箱子,想必就是探测仪器。领头的是个瘦高个,走路姿势让李云龙觉得眼熟。当队伍进入伏击圈中央时,李云龙果断扣动扳机!
"打!"
枪声如同炸雷般在峡谷中回荡。第一轮射击就撂倒了七八个鬼子,但剩下的反应极快,立刻寻找掩体还击。让李云龙吃惊的是,这些特工队员的枪法精准得可怕,几个暴露位置的战斗小组顿时出现伤亡。
"妈的,是精英部队!"李云龙骂了一声,吹响三短一长的哨音——这是变换位置的信号。
战士们迅速按训练转移,从不同角度继续射击。日军虽然人少,但装备精良,两挺轻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压得八路军抬不起头。更糟的是,他们开始向两侧山崖投掷烟雾弹,很快整个峡谷都被浓烟笼罩。
"二组、五组掩护!其他人后撤五十米!"李云龙果断调整战术。这伙鬼子不简单,必须改变策略。
借着烟雾掩护,李云龙带魏大勇和三名警卫员悄悄绕向日军侧翼。他们攀着岩缝前进,手掌被尖锐的石头割得鲜血淋漓,但没人出声。二十分钟后,他们居高临下看到了日军的机枪阵地。
"手榴弹准备。"李云龙比划着战术手势。五人同时掏出边区造手榴弹,用布条捆成集束。
"扔!"
五捆集束手榴弹划出弧线,准确地落在日军机枪旁。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两挺机枪连同射手一起被掀上了天。几乎同时,其他战斗小组也发动了反击,日军顿时陷入混乱。
"冲锋!"李云龙跃出掩体,手持二十响驳壳枪冲下山坡。
激烈的近战在山路上展开。李云龙一枪撂倒个举刀扑来的日军军曹,侧身躲过另一名鬼子的刺刀,反手用枪托砸碎了对方的下巴。魏大勇更是如猛虎下山,徒手就拧断了两名日军的脖子。
就在胜利在望时,峡谷入口处突然传来密集枪声!李云龙心头一紧——日军增援到了!
"团长!至少两百鬼子!"负责警戒的战士飞奔来报。¢v!7`x`s-w′.+c,o?m/
李云龙啐了口带血的唾沫:"他娘的,中计了!这是调虎离山!"现在清楚了,这支特工队是诱饵,为的是把独立团主力引出驻地。
"怎么办?撤吗?"魏大勇焦急地问。
李云龙迅速观察战场形势。原路返回会被增援日军堵个正着,继续前进则可能遭遇更多伏兵。他目光落在那个被丢弃的金属箱子上——如果能缴获日军的探测仪器...
"和尚,带一连断后!其他人跟我抢那个箱子!五分钟内必须撤离!"
战斗更加惨烈。为了夺取金属箱子,八路军战士付出了巨大代价。当李云龙终于带人冲到箱子旁时,发现那个瘦高个日军军官正试图引爆它!
"去你妈的!"李云龙抬手一枪,子弹精准命中对方手腕。那军官惨叫一声,却用另一只手抽出军刀扑来!
刀光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