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赋

繁体版 简体版
神女赋 >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 第12章 庄子显圣

第12章 庄子显圣

老道士仙逝,少年道士不免哀伤,对生死渐生感悟。¨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

【初尝生死,少年心绪萌动。】

失去指引后,少年道士仿佛失去方向,生活渐渐懈怠,四处游荡,形如落魄。

本应风华正茂之年,却显苍老。

世间险恶,诸多生死离合尽收眼底,内心悄然生变。

二十年光阴流转,似又回到最初轮回起点。

然而这一年,道士终入宗师之境,较预期迟缓,主要因传承局限。

老道士所授心法不过后天层次,然强如某些武者,仅凭基础亦可登峰造极,天赋与契合度至关重要。

道士改良原有心法,得以突破宗师。

此境界虽非顶尖,但在江湖已是佼佼者。

即便今时今日,大宗师与天人辈出,宗师仍位列其下。

往昔八百年前,亦复如此。

道士重访当年被老道士拾获之地,并非寻根究底,而是觉此地缘分深厚。

漂泊与定居令其领悟迥异。

每日重温老道士遗留的道经,尤以《南华经》记忆深刻。

“此乃我派世代珍藏之精髓。”

“相传我派源自庄子祖师。”

《南华真经》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道士起初对其真实性存疑。

尽管历经岁月洗礼,他并未察觉此经有何独特之处。

然而,每日潜心研读,让他逐渐沉浸在古籍的魅力中。

虽对人生有诸多感慨,却因能力所限,始终未能突破。

多年来游历四方,遍访各派武学与传承,也与多位宗师有过交流,但核心秘法鲜有人肯分享。′如/文¢王¢ /蕪^错¢内¢容\

道士对此已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度过了二十载光阴。

周边村民只知其能治病,却无人意识到隐居于此的道士即将迎来命运的转折。

二十年后,道士步入花甲之年。

每晚诵读《南华真经》渐成习惯,某夜竟发现经文化作微光融入脑海。

原来,这部经典蕴含庄子的一部分精神印记,因长期诵读得以苏醒。

这份神念悄然影响着道士的梦境。

“恍若一生瞬息即逝,二十年南华之梦,仿若庄周梦蝶。”

看到这段文字,即便是久经沙场的武者也为之一震。

众人期待中的转机终于降临,且方式迥异于以往。

或许真是庄子显灵!

境界的提升决定了精神力量的强弱。

宗师能初步感知,大宗师更进一步,至于天人境,则能让精神具象化成为神念。

即便如此,神念也难以在经书中留存千年而不朽。

庄子显圣,道士先是错愕继而狂喜。

早年曾得一幅庄子画像,此刻记忆犹新。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难以言喻。

即便换了任何人,处境也并无二致。

即使身处梦境,却恍如真实。

目睹道门祖师降临,怎能不激动?

“汝之名何?”

庄子面露一丝兴致,开口问道。

跨越千年的时光,得见后世之人,他心中难免觉得有趣。

毕竟庄子的道家中本就崇尚逍遥自在,如此性情不足为奇。^j+y*b/d+s+j\.!c-o′m-

许久后,道士才从兴奋中平复下来。

幸亏修行六十年,总算磨砺了些许心性,勉强能保持镇定。

“我亦不知自身之名。”

“昔日师父言,待入宗师方取一字。”

“往昔师父皆唤我小道童。”

“入宗师后,此事竟忘却了。”

道士终于开口。

自幼孤苦,随老道士习道,于名讳向来不在意。

从被称作小道童,到后来人唤道长,道名伴随一生。

“无名亦是一种福气。”

“少了诸多羁绊,更无太多束缚。”

庄子神情洒脱,出言说道。

这一点,道士深以为然。

不知身世或许也是一种幸运。

六十年间,阅尽人间险恶,纵是至亲亦难保真心。

倒不如独善其身!

很快,道士与庄子开始闲谈。

多是讲述各自的过往及九州现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