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了!”
以前朱元璋就绊不住朱棣的脚,连想阻止朱棣上房掏鸟都困难。
何况现在朱棣急着去办正事。
朱标伸手去拦,结果抓了个空。
眼看朱棣带着常茂要跑,还是朱雄英急得大喊了一声。
“四叔!”
“……”
朱棣猛地停下脚步,倒吸一口凉气,转身白了一眼没收住脚,撞到他后背上的常茂,又把人往回拖。
一直拖到朱雄英的面前,他欣喜若狂的问道:“乖侄儿,你终于不叫我撕书了,快说快说,你喊四叔有什么事,饿了吗?”
“不是。”
朱元璋没想到,现在老四连标儿的话都不听,只有乖孙能治住他。
他闲言没有讲,直入主题。
“老四,茂儿,赛龙舟时,参加比试的神机营士兵里,有三成士兵晕船了,咱没说错吧?”
,!
“这……”
常茂沉吟不语,用眼神求助朱棣。
他可不敢在陛下的面前撒谎。
朱棣如今有了破解之法,也没再藏着掖着,重重地一点头。
“父皇你没说错,但你别担心……”
“咱没担心,咱是来告诉你,龙舟窄又长,遇水容易打漂,但战船体积宽大,只要拿铁锁将它们绑起来,就能够让战士在上面如履平地般,就算是架了火炮上去,有炮弹落在附近,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朱棣心中狂喜。
“父皇,咱们想到一起去了!”
朱棣连忙把刚才常茂提起鄱阳湖之战时,想到陈友谅依靠这一招,让父皇他们久攻不下,望着船舰兴叹,从中得到灵感的说了。
既然父皇也同意这么做,说明这个方法可以尝试。
而且,朱棣不光想要借鉴,他还要加强。
“父皇,我想让造船厂按照陈友谅当时那些最强的船舰来造,不多造,来三艘就行,到时候拿铁锁一绑,让神机营的全体将士带着火器在前方,给所有海军开道,绝对能够称霸海上!”
鄱阳湖大战,最后决定生死的那一役,发生在至正二十三年夏(1363年),当时朱棣才三岁,自然没有亲眼见识过,陈友谅那些巨舰,究竟有多么庞大、多么坚固!
别说造三艘了,就算是造其中最差的那一艘,都要耗费三五万两白银。
朱元璋倒不是心疼钱,而是忽然意识到,船舰连锁战术,确实能够解决晕船,还有削弱海上敌方来袭的战力。
但同样,它暴露出来的目标太大了。
“老四,你想没想过,你开着这样的战舰去海上打倭寇,那些倭寇可能还没和你交手,就先因为自知不敌,逃之夭夭了,而战舰越大,行动起来越缓慢,想追上那些小船,简直是大海里捞针。”
而海上的倭乱不除,有它们通风报信,想要追根溯源,追去倭国的近海,那就是给人当活靶子。
“咱觉得,这战舰既要平稳,又不能让倭寇的船只隔着老远看到就跑,绑三艘不行,要不绑一艘加一些战船,让晕船的将士上去算了。”
只是这样一来,作战行动起来,难免束手束脚,疏于配合。
晕船的兄弟们也不想因为得到额外的照顾,拖了大家的后腿,可能会自行决定脱离神机营。
朱棣抿紧嘴。
常茂面色为难。
就连朱标都眉头紧锁,思考着父皇说的问题,要如何破解。
由于有了提防火攻的心理,都不用怕倭寇火攻来袭,只要多涂一些防火油,加强巡防即可。
但海军是去抗倭的,倭寇见到巨舰就逃跑了,那还抗什么倭?
那不成了在大海里玩老鹰捉小鸡了吗?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
“啪!”
朱雄英猛地一拍小手,又张开双臂,脸上带着憨态可掬的笑容。
【爷爷,格局打开一下!】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